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攻坚克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继续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一、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1-9月份,全县实现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67亿元,同比增长7%;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1亿元,增收934万元,同比增长0.43%,总量和同比增幅分居全市第2位和第10位,累计实现税收收入16.08亿元,同比增长14.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0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同比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0亿元,同比增长8%;1-8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6.22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位,增长-1.4%,预计前三季度完成191.2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8.75亿元人民币,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绝对值列全市第二,其中出口14.79亿元,同比增长76.4%,进口43.96亿元,同比增长148%;新增私营企业881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55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3户。
(二)新动能培育不断加快。“去产能”取得实效,拆除取缔8家违规钢铁企业,完成53万吨违规电解铝产能关停任务。以“四新”促“四化”,10个项目纳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项目总投资206.4亿元。全县100个重点项目1-10月份预计完成投资183.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2.2%。其中9个市级重大项目1-9月份完成投资47.8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3.1%,超时间节点8.1个百分点。新型科技碳材项目、新型合金铝功能材料、全自动输储煤装卸系统项目、超薄电子铜箔项目、千岛山庄A区养老项目进展较快,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全县4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3.3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利润79.2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利税94.8亿元,同比增长12.2%。
(三)服务业发展整体向好。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社会GDP的比重为27.47%。完成“个转企”18家,主辅分离4家,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今年预计可增加规上服务业企业22家。养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升,金柱和佑千岛山庄A区养老项目纳入到山东省服务业载体项目库。交通运输业快速增长,300多家配载业户的综合物流城,总运力10.6万吨,全县原料及产成品的物资吞吐量达到日均20万吨以上。电子商务服务业快速推进,海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茌平集聚区项目加快建设。阳光福林大酒店建设、山东省中压输配电设备检测中心、金柱和佑千岛山庄A区养老等5个项目纳入省级服务业项目库。
(四)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茌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通过县人大常委会审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通过评审并批复实施,地下管网综合规划、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基本编制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已全部开工,公共租赁住房基本建成468套,城市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068套,基本建成率均超过100%。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厕所改造、农村供暖试点建设稳步实施。人口市民化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城中村改造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初步成果。城乡容貌不断提升,新增绿化面积3万余平方米,加强城区“门前五包”责任书落实管理,城区环卫实现深度保洁,城乡环卫一体化网络日趋完善。
(五)科技创新资源引入加快。1-8月,全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个,投资额231.96亿元。印发了《茌平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开展了京津冀招商对接系列活动,与中科钢研签约了碳化硅项目、石墨烯碳纳米电热镀膜项目、轮胎再生循环利用项目以及超硬材料复合人工关节项目,碳化硅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信发集团与山东大学、天津水泥研究院就固废处理项目共同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已完成立项;信发环保科技与天津大学联合开展的水资源处理项目和华鲁制药与北京新领先医药合作开发的“替比培南匹伏酯原料药及替比培南匹伏酯颗粒剂”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六)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园区20处,特色村镇50余个,从业农民2万多人,带动农户 5000多户,经济效益突破10亿元。全县450多家农业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网点3200余个,每天成交农产品400吨,年交易额5亿元。农业对外合作力度加大,积极参加“聊·胜一筹”区域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保华菌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完成对接合作,翠绿藕业合作社的雪藕打入一线城市农产品市场,8家企业参加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专题招商恳谈会,取得良好效果。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完成1800个蔬菜、瓜果样品的定性检测,合格率达到98%,申报绿色食品产品15个,总数达到146个,完成认证面积81.6万亩,“茌平圆铃大枣”获全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十名。
(七)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创森工作扎实开展,全县完成新造林面积39891亩,新增造林面积29530亩,路域、水系绿化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村镇绿化工作全面展开,浩佳森慢生活体验区、植物园建设基本完成,茌平国家森林公园、金牛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完成立项工作,PPP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印发《茌平县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环境执法力度空前,燃煤锅炉清理整顿工作成效显著,重点燃煤企业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推进,禁养区内的238家畜禽养殖场(户)已关闭或完成搬迁。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制定了《茌平县节能降耗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督导信发集团和齐鲁供热重点耗煤企业制定相关方案,严控煤炭消费。
(八)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扶贫攻坚成效明显。34个省定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已全部完工,人均增收700元,惠及贫困群众730户、1270人。实施“雨露计划”,教育扶贫稳步推进,金融扶贫效果明显,健康扶贫扎实开展,全县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对低保贫困人口进行兜底保障。21名贫困家庭失能人员入住颐养中心。新增25家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工作,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形式,带动101个村庄的278户贫困户发展生产,转移劳动力92人。解决大班额工作完成投资、开工面积、新聘教师三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实施了婚前医学检查等八项免费项目。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和“大快严”集中行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抓好了金融风险化解、食品药品安全、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社会保持了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调整还需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发集团、金号织业等大企业运行情况良好,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运行指标增幅明显放缓。服务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够高,工业企业生产服务业务剥离滞后,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人才引进、培养相对迟缓。
(二)要素保障压力大,制约投资增长发展。受前期能耗总量过快增长和能耗、产值增速不匹配等问题影响,节能形势异常严峻。土地供需矛盾严重影响新落地项目的开工建设,阻碍有效固定资产投入。环保风暴造成的停产限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效益和全县部分经济指标。
(三)宏观经济放缓,企业投资意愿减弱。投资增长可持续性不足,缺乏大项目支撑,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低迷影响,市场预期不强,加上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投资更趋谨慎。部分行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制约了企业新上项目的积极性。
(四)环保力度不减,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从8月份开始,环保压力及限产等措施对信发集团造成的影响开始显现,并呈逐月加大的趋势。短期将对我县工业企业造成明显影响,仅就目前已经明朗的因素测算,预计2017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净减收1.85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加速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研究,紧紧抓住山东省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我县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按照以“四新”促“四化”实现“四提”的要求,改造提升我县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切实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聊城信发高新材料产业园为重要载体,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通讯和电力电子等高端产业,在铝电及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尽快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开展校企联手磋商、项目对接等活动,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发展理念,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建立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绿色通道”,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
(二)进一步激发投资增长后劲。围绕“四新四化”方向,高水平谋划储备明后两年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牢牢把握产业政策,严控高耗能项目落地,谋划、储备、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项目。一是进一步落实领导帮包责任制,争取形成更多投入量。二是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机,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三是充分发挥高新材料产业园区集聚效益,让大项目尽快投产形成新的增长力。四是抢抓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央企和百强企业招商,力争引进一批大高外强的好项目。
(三)加快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突出抓好工业企业的主辅分离和个体工商户转为服务业企业工作。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商贸流通、休闲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采取更有力的工作措施,扎实推动全县服务业的转型发展。引导企业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引进重点电商入驻,培育现代化电子商务产业园;以枣乡观光生态园、金牛湖景区、普济沟慢生活体验区为重点,加快发展旅游业。推进金柱和佑颐养中心二期工程建设,鼓励医疗机构和其他社会资本兴办健康养生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借助交通区位优势,发展第三方物流,壮大信发物流、万和通等品牌。
(四)加强重点指标调度。全力做好我县经济形势分析,各职能部门对照全年任务目标,超前研判形势,加强对重点行业发展、重点企业运行、重大项目建设的监控,坚持到生产一线开展督导调研,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找准突破点,弥补短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加强GDP、财政收入、投资、工业、服务业、居民收入、节能降耗等主要经济指标的运行监测,确保重点税源税收及时入库。加强调度,定期会商,不断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客观真实反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做到“应入尽入、应报尽报、应统尽统”,确保完成年度经济发展目标。
(五)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起步之年,各级各部门要在全面总结分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抓紧开展调查研究,把握新时期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尽快开展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研究工作,提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我县发展实际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